文章目錄
椎間盤突出導致患者深受長期下背痛困擾,嚴重影響日常生活。如何挑選能撐托身體、減少脊椎壓力的床墊,並搭配合適的枕頭及睡姿,是幫助舒緩疼痛、增進睡眠品質的重要關鍵。
01 什麼是椎間盤突出?
椎間盤是位於脊椎骨之間的軟組織,扮演著避震器的角色,吸收外力、減緩衝擊,確保脊椎的靈活度並穩定支撐。
「椎間盤突出」指的是當椎間盤外殼破裂,內部髓核被向外擠壓,壓迫到脊椎神經時,可能會出現「坐骨神經痛」,有疼痛、麻木等不適感,甚至是神經功能異常。
椎間盤突出的原因
身體自然老化
隨著年齡增長,椎間盤日漸磨損後,其中的水分含量也會減少,使其失去彈性,而容易讓外殼破損,導致髓核突出。通常好發於 30 歲以上的青壯年族群。
職業傷害
工作內容常對脊椎及椎間盤施壓外力,例如:常搬重物的家具業工人、久站久坐的服務業人員。
生活習慣不良
彎腰駝背、低頭族、盤腿翹腳等長期不正確姿勢,都將累積對椎間盤的傷害。同時,不愛運動及肥胖體重過重者,也會增加脊椎負擔,讓椎間盤逐漸退化。
嚴重外力衝擊
車禍、跌倒、運動傷害等突然的外力衝擊,都可能使椎間盤短時間承受過大壓力,而破裂突出。
遺傳與其他健康因素
部分人因家族遺傳,先天椎間盤較脆弱。若患有脊椎側彎、骨質疏鬆等疾病者,也更容易發生椎間盤問題。
02 椎間盤突出如何挑選合適床墊?
為減少脊椎壓力,椎間盤突出患者應選擇能支撐性佳且能貼合身形的床墊,避免壓力過度集中在某一身體部位。

判斷床墊的支撐性,關鍵在於能否維持脊椎的自然對齊。若平躺時,脊椎呈現自然 S 曲線,而側躺時則維持一直線,代表床墊有正確支撐你的身體。
許多人誤以為床墊越硬代表支撐性越佳,但過硬的床墊,反而可能無法貼合身體曲線,導致腰部懸空、增加脊椎壓力。
一般而言,會建議選擇軟硬適中至中間偏硬的的床墊,確保脊椎在睡眠時自然對齊。依個人體型可選擇軟硬適中的 Original 2.3 經典好眠 ,或是漸進減壓的 Solid 2.4 護脊安眠。
每個人的身形、體重和睡眠習慣各不相同,因此建議親自試躺感受,並考量個人需求。覺醒家居提供 60 分鐘無壓力試躺 ,讓您在專屬時段內獨享整個空間,不受干擾地自在試躺體驗,充分感受去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床墊。
更多床墊挑選要點,請參考:床墊選購指南 - 8 大步驟推薦給您,輕鬆選出最合適的好床墊!
03 椎間盤突出症狀
頸椎(頸部)
主要症狀是頸部僵硬疼痛,嚴重時可能會延伸到肩膀、上背或上臂。
腰椎(下背部)
腰椎的椎間盤突出影響範圍包括整個腰部、臀部與下肢,因神經受到壓迫,會出現刺痛、灼熱感或肌肉麻木感等症狀。
椎間盤突出的自我檢測法
- 站姿體前彎:若患有椎間盤突出,向前彎腰時,會因壓迫椎間盤而感到明顯疼痛。
- 仰臥抬腿:平躺於床上並抬起單腿,抬起角度若小於 60 至 70度,即感受到疼痛。甚至於 30 度左右時便感到劇烈疼痛而無法抬起,則有高機率患有椎間盤突出。
- 單腳站立:椎間盤突出會壓迫神經,出現肌力下降、下肢無力等症狀,而無法維持單腳站立。
- 踮腳尖:受制於肌力下降,會無法施力踮腳尖,且出現腳麻狀況。
若出現上述症狀,特別是持續兩週以上的腰痛、下肢麻木或無力,建議盡快就醫,進行專業評估與治療。
04 舒緩椎間盤突出疼痛的 4 大睡眠建議
調整睡姿
長達 8 小時睡眠中,除了選擇貼合身形、高支撐性的床墊,調整睡姿以維持脊椎呈現自然曲線,也是減緩椎間盤突出疼痛的關鍵。
- 仰睡(正睡):最推薦的健康睡姿,全身大面積均勻貼合床墊,能分散身體重量,提供支撐、減少脊椎壓力。若因床墊過硬而出現空隙時,則可於腰部及膝蓋下方,分別放置毛巾及枕頭,保持脊椎自然 S 曲線。
- 側睡:可於雙腿之間放一個枕頭,以支撐臀部和下背部。
- 趴睡:趴睡將對頸椎和腰椎施加龐大壓力,應盡量避免。
更多睡姿知識,請參考:仰睡、側睡、趴睡全面解析|優缺點與健康影響,找到最適合你的睡姿!
挑選合適枕頭
挑選枕頭同時也需考量床墊軟硬度及個人睡姿習慣。重點是枕頭高度能貼合支撐頸部,以維持脊椎成自然曲線。
一般來說,建議側睡者挑選偏高的枕頭,仰睡者則選擇高度適中的人體工學枕(eg. 護頸工學記憶枕 & 人體工學|泰國特A天然防蟎乳膠枕),較能保持頸椎放鬆狀態,避免壓迫神經。
更多枕頭挑選要點,請參考:枕頭推薦指南 - 詳列 14 種枕頭類別與最合適睡姿
避免半坐半臥
許多人會習慣睡前半坐半臥於床頭,雙腿平放,放鬆看書或滑手機。該姿勢其實容易對脊椎、骨盆及膝蓋造成壓力傷害。
睡前伸展運動
睡前可以進行舒緩腰背部肌肉的簡易伸展運動。
- 手放置於肩膀正下方,膝蓋則是於臀部正下方。
- 吸氣時,抬頭並使腰部微看向天花板。吐氣時,用手壓向地板,慢慢地讓脊椎向上圓拱,並彎曲頸部以觀察腳部。
- 一組 10 次,每日 2 - 3 組。